12年11月27日
今天早晨,又传来了一个不幸的消息,25岁的丁喜桥,在参加广马5km项目中晕倒后,抢救无效,今天离世。
首届广州马拉松赛,21岁的陈杰和25岁的丁喜桥,先后永远地倒在了跑道上,真是让人感到痛心和无比的遗憾。
只是发生了这样不幸的事件,俺觉得更说明了广州需要马拉松。
丁喜桥和陈杰参加的只是很普通的5km和10km跑,如果他们经常有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参加中长跑锻炼的话,除非是是患上了某种隐性的疾病,否则一般来说完成这两个项目是件比较容易的事情,更不太可能导致死亡。事实上,不仅参加全程和半程马拉松的选手全部安全,绝大数的5km和10km选手也都没有发生意外就说明,总体来说,5km和10km跑,是相当安全的项目。
但如果平时没有适当的锻炼,也没有定期体检,突然就进行超过平常强度很多的运动,那确实就有发生意外的危险。所以,要想参加长跑比赛的跑友,要依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参加的项目,并根据自己的状态决定是否需要提前退出比赛甚至需要医疗帮助。
如果一个城市有举行马拉松比赛的传统,那么相关的长跑知识在这个城市就会非常普及,这个城市也会有多热爱跑步锻炼的跑友,当地的跑友们,在热情参赛的同时,也会更有理智地对待比赛,所以我们也会发现,在有马拉松比赛传统的城市,5km和10km这样的项目发生选手死亡意外的情况非常罕见,相反的,全程和半程马拉松,由于其强度要求确实超出一般人的水平,还是会偶然发生选手猝死的事件。
那么我们能否因为马拉松这项比赛有可能发生不幸意外就不再举办这样的比赛?显然不应该这样。就如同攀登珠峰,死亡率甚至高达1%以上,但人们依然前赴后继一样,马拉松比赛更不应该因为存在很低的危险性就不举行。
第一次广州马拉松,确实发生了两名短距离项目本地选手死亡的不幸意外,但这不能说明广州就不适合或者不应该举行这样的马拉松比赛,一个拥有了传统马拉松比赛的广州,肯定会更多的广州人喜欢上长跑,会让这种健康生活成为这个城市的时尚和传统,从整体上提升广州市民的健康水平,要想以后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其实广州更需要马拉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