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色摄兄。
来自台湾的色摄兄问俺平時如何鍛鍊體能,以及登山一般必須注意的事項,前一个问题好答,后一个问题俺只能就俺这样的低强度翻越活动谈一点简单的体会。
俺在高中时就是学校田径队的,练的是中长跑项目,上大学后,虽然没有再参加田径队的训练,但自己依然坚持了自我训练,从高中到大学,400米以上的项目,包括400米,400米栏,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10000米的田径比赛全都参加过,因此有了比较好的体能和耐力。
工作后,除了早上不时地跑跑步,就基本没有其它大运动量的训练了。
02年在决定要去远行爬山后,就开始有针对性的准备锻炼,一是每天早上坚持跑步,每天跑约4000米,二是专门进行了3次负重训练,每次负重约40~50斤,去爬广州的白云山,再加上来回约10km的马路行走。
第一次负重练习后,全身肌肉痛了差不多一周,然后又进行下一次负重训练,第二次全身肌肉痛了一天,第三周进行第三次负重练习后,基本上放下背包就感觉正常了。
现在没有再特别训练体能,而是进行维持能力练习,包括每天早上的跑步,约2000米,以及每两周进行一次轻负荷的低强度山路锻炼,也就是负重约30斤走约12km左右的山路,一般是走广州的火凤线,这样就基本可以让身体处于比较好的状态,但在夏季时,为避免中暑,这一锻炼暂停。
关于登山的一般注意事项,俺想登山一类是进行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山登顶活动,这需要比较多的专业装备和专业技能,不在俺这的讨论范围内,另一类就是俺下面想谈的低强度登山,也就是以通过垭口翻越山脊为主要目的爬山活动。
进行低强度登山时,一是要有必要的装备,主要有中、高帮登山鞋,防水的冲锋衣裤,墨镜,登山背包,手套,水壶,帐篷(不在冬季的雪线上露营时,普通的双层帐篷就可以了)当然登山杖也有帮助(但俺自己没用过,呵呵)
二是在陌生环境登山时,最好请当地人做向导,一是可以帮背负部分装备,二是可以避免一些潜在的危险。
三是要注意安全,量力而为。登山时要控制好行进的节奏,尽量走小路而不要离开路面走所谓的捷径,否则可能得不偿失。负重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不要勉强。
四是做好精神上的准备。在翻越3000米以上的山峰时,有可能会有高原反应,而感到气喘,容易疲劳,其实这都是“正常”现象,只要避免感冒时爬山,一般不会有大的危险。对高原反应应该持放松的态度,很多情况下,高原反应是“吓”出来的。
评论